3)四零九 中德密约_调教太平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电报后,小毛奇捏了捏鼻子,忽然对随行的鲁登道夫说了这样一句话。

  鲁登道夫并不知道为何参谋长会这样说,但他却很清晰的知道,在那几天里,来往于德国和新华的电报量剧增,仅仅半个月时间,德国在此项上的花销就过了数十万蓝币,以至于那段时间电报站的工作人员都得到了不菲的奖金。

  或许此时此刻的北京,小毛奇是最没有心思关心外界事情的人了,对于欧洲爆出的俄国舰队即将出的消息也不感兴趣,在他看来其实俄国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两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已经生了根本性的颠倒,除了在钢铁总产量上海领先几万吨外,无论是科技还是制造业,俄国都已经被甩开了很多。

  经过整整二十天的来往电报,小毛奇终于得到了那份最终的答复书,当他从鲁登道夫手中接过电报后,皱紧了多日了眉宇扬了起来。

  “鲁登道夫,知道我来中国后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吗?”小毛奇带着答复向门口的轿车走去时,忽然扭头问道。

  鲁登道夫摇了摇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小毛奇却眼睛闪光:“每一个帝国老去的背影中,注定会有一个新帝国的诞生!德意志想要获得世界,就必须踩着控制这个世界的国家的尸体前进!”

  “没有第二条路!”

  九月二十五日,德国总参谋长与新华军总参谋长陈平在北京举行了闭门会议,谁也不知道那扇紧闭的大门后到底生了什么,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欧洲孤立新华的时刻,德国第一个做出了改变。

  新花园内,李默翻开了由李恩富和陈平带来的刚签署的中德秘密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德国将以每台无线电电报机一万蓝币的价格,采购一千台后自动获得无线电技术,而同时新华也将在采一千台高精密机床后自动获得全部的生产和加工技术,整个交易过程将在半年内完成。

  同时,德国以在未来五年内向新华提供三百万吨平价钢铁,同时出售三套百万吨级炼钢设备为条件,换取一艘青花鱼级潜艇和全部技术资料,以及对缺乏殖民地缺少钢资源的德国极为重要的覆铜钢生产技术。

  此外根据协议,中德两军也将建立起常态化交流机制,海6军每两年进行一次军事演习,并且可以互派观察员学习,并次以书面的形式规定下来,两国分别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控制区,无论哪一方在对方的控制区内遭遇第三国进攻,都有提供后勤支援和武力保护的义务。

  但在派遣高级技术工人来华的问题上,德国却死死地咬住了没有松口,甚至不惜退出谈判,这也让李默看清楚了欧洲的真正心思,这些国家没有一个是真正希望看到中华崛起!

  在最关键的是否公开这份协议的问题上,德国也采取了模糊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