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二五 加速的北方_调教太平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摆在会议室中间的电话机,都是面色严肃。

  坐在李恩富身边,望着面前,刚刚颁布下去不久的新土地法,李默也是紧皱双眉。

  其实很多人都很诧异,他为何坚持要实施新土地法,虽说如今北方不算还未归纳进来的陕甘,人口也不过两亿不到,完全可以通过内部消耗完成过渡。

  尤其是东北三省地大物博,迁移个两三千万人过去,直接可以把关中一带的所有富裕劳力全安排过去,再加上北海道也可以弄个一两百万过去,吕宋更是塞进五百万也还不够,所以根本不需要弄得如此紧张。

  但李默却有着深层的考虑,的确,按照他现在掌握的一些地方,别说两亿了,就算把南方也归纳进来,四亿多人口也根本没什么大问题,一旦拿下了心目中的西伯利亚,把它和东北三省连成一片,恐怕直接抽调一亿人口也不算什么!

  但土地政策真的只是表面的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吗?

  不是的!

  这个道理别说李默,就连李恩富严复这些人也都知道,土地问题涉及更深层的改革和新政府立足问题!

  虽然都是炎黄子孙,但李默毕竟是从海外起家的,在中原大地上很多人都视他和新华为非正统,长江以南那些地方如今更是再以这个口号,鼓吹正统,说他是外海蛮夷,受了洋人妖言来毁掉大清的。

  这不是个资讯达的年代,也不是民国时期初步开放的年头,而是封闭在满清几百年闭关锁国政策下,处于封建奴隶时代的晚清,所以此类言论还是非常有市场的!

  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除了要有强大的武力外,更需要一大批支持新政府的支持者,这也就是君以严密治国的说法由来。

  前者,李大少爷做到了,而后者恰恰是他没有的,他取得政权的办法是从外部推翻,加上考虑到要不伤害国家,所以也没有进行任何更深层次的民族运动,除了东北三省外,支持的人是很少很少的。

  有人说只要多多办工厂,搞实业,把农民变成工人不就解决了吗?但这是晚清,这个国家毫无任何工业基础,就算他李大少爷再有钱,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把工厂铺满神州大地,而且就算你搞成了,以后所有工厂便变成了私产或者国有工厂,那就会***工业创新能力。

  所以,要想办实业,搞工厂,还是要和对付晋商票号一样,把民间的钱激出来,但这年头都是地里刨食的主,富户们宁愿把银子埋在自家密室里,也不情愿拿出来投入有风险的实业开厂上。

  再加上中国人特有的黄土情节,别说这个种田第一得年代了,就算是后世,李大少爷还时常会想,等以后退休了回老家,弄个一壶清茶三亩土地的小日子。

  财富总是云集于少数人手上的,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现在他面对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