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四十四章 虚虚实实 不按套路_三国之弃子三国之曹魏第一少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理的,周瑜也是有依据的,从荆州的兵力和钱粮等等因素分析出来的结果。周瑜断定诸葛亮是逼迫江东两线作战的意图,把江东的兵力分散出来,这样有利于刘军的突破。加上江东的精锐水军,已经在赤壁大战之中几乎损失殆尽,诸葛亮有这样的意图也是很正常的。

  孙策深思熟虑之下,认为周瑜说的很有道理。如果诸葛亮不是采用两面夹击的策略,为何要派张辽秘密偷袭庐江,得手之后又马上派出了大量的援军。孙策都有点庆幸自己手下的将领都是有点能力的,能够死死的挡住张绣的援军,避免了孙策陷入两面夹击的处境。

  孙策觉得要是诸葛亮只有四、五万兵马,那么他还是有胜算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另一边的江东军,死死地守住,不能让张绣带领的援军赶往庐江就好。

  一想到诸葛亮就只有这么点兵马,孙策心情大好,他现在就不怕诸葛亮对江东动手了。孙策认为庐江是一定会被夺回来的,除了太史慈之外,还不是有曹军的帮忙么?到时候庐江被夺回来,再调转枪头对准张绣的援军,击破诸葛亮两面夹击的幻想。

  这个定论得到了孙策麾下大多数人的肯定,就连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也觉得自己弟弟没有那么多的兵力,绝对是唬人的。

  周瑜和孙策等人决定在柴桑境内和诸葛亮大战,利用自己这边熟悉地形的绝对优势,把诸葛亮不断地削弱,最后一举击破。

  只要打赢了这仗,江东可以获得数年的安稳,神武朝廷想要再次聚集兵力对付江东,也没有那么容易了。

  江东的孙策等人可能忘记了有一种策略叫做虚虚实实,实实虚虚。诸葛亮完全就是不按照套路来的。

  诸葛亮并没有选择夸大兵力,而是光明正大的将自己的虚实都给说出来。这是诸葛亮故意的。他算是摸透了孙策和周瑜的心思,之前当今陛下御驾亲征都选择夸大兵力,那么孙策和周瑜一定也会觉得诸葛亮在夸大兵力,对诸葛亮会有所轻视。轻视敌人,那么失败的几率就大了。诸葛亮为何让张辽突袭庐江?因为庐江这里是江东的粮仓之一,拿下了这里,那是对孙策一个大大的打击,可以吸引到孙策的大量注意力。同时也有分散孙策兵力的意图在那里。当然了,让周瑜和孙策认为刘军选择两面夹击的策略,也是诸葛亮最想要的。虚实之间,不断转换,诸葛亮玩得十分溜。

  孙策对诸葛亮的兵力不信任,认为诸葛亮是在夸大兵力,诸葛亮相信,到时候自己的大军登岸,和江东军交战的时候,看孙策的还能保持镇定否。

  荆州通往江东,顺江而下,诸葛亮的大军也就花了半天的功夫就出现了江东部队的视线之中。

  能够有这么快的速度,那是因为江东已经没有多少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