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54章 京师大学堂_大清拆迁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说奕欣找自己为京师大学堂选址,这下可让张云飞高兴坏了,要知道这个京师大学堂可就是后世中国鼎鼎大名的北京大学啊!

  对于维新变法,张云飞一直都小心翼翼的,尽量不参与到政治权利斗争之中去,他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光绪帝认为他是支持维新的,而又要让慈禧认为他是个乖乖的听话的好孩子。这个典型的墙头草角色,让京师的老油条们都大跌眼镜,佩服不已。

  之所以参加京师大学堂的选址任务,是因为张云飞知道这个京师大学堂是唯一在戌戌政变中幸存下来的,也就是说,慈禧并不反感这个大学堂,因此张云飞也就敢参与了。

  历史上,戊变法1天后慈禧太后动政变,废黜了光绪帝颁布的所有新政,但唯独保留下了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之所以能成为“戊变”后唯一幸存,关键在于慈禧太后的态度。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慈禧太后要维护她的封建政权,只能依靠顽固守旧派。但是,这些顽固派却缺乏实际的办事能力,领导权之外的各项具体事务,只能依靠新人去办理。而新人的培养需要用新的办法,京师大学堂就将承担这一项重任。

  所以,慈禧太后不仅对京师大学堂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而且对全国各省省会与各州府县在变法风气影响下兴办的大量学校,基本上也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允许其继续存在与展。当“戊变”后的第五天(1898年9月26日)京师大学堂正心惊胆战地等待噩运降临不料慈禧太后在谕旨中却说道:‘大学堂为培植人才之地‘应予以继续兴办,就凭她这一句话京师大学堂化险为夷得以幸免于难成了“戊变法”诸多新政的唯一的幸存。

  如今让张云飞来为后世的北京大学选址,当然兴奋了。原本张云飞还想搞搞怪,让这个京师大学堂建在故宫的对面,方便后世学子参观来着。

  不过想到会招来满朝大臣的咒骂之后,张云飞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在他心里面当然知道这个京师大学堂的位置所在。不过为了装装样子,和奕欣两人全北京城里外跑遍才选中了地方,上报光绪皇帝批准。

  京师大学堂本是戌戌维新时光绪帝在1898年筹办的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校舍在北京地安门内马神庙。吏部尚书孙家为管学大臣管理大学堂事务。大学堂的办学方针为“中西并用”,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

  在忙碌京师大学堂的时间里,奕欣没少跟张云飞谈论些关于维新变法和张云飞在海外的事情。不过张云飞本着不管要紧的事情跟奕欣说说,重要的敏感问题是一笑而过,尤其是奕欣问起关于维新变法的事情时,张云飞更是嘻嘻哈哈的换成了别的话题。

  在张云飞看来,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出点是好的,但是没有赶上好时候,成为了帝党对付后党所利用的工具,而且面临的又是庞大的后党势力,不失败就是怪事了!

  斗吧,斗得两败俱伤才好呢!斗得全天下人都对你们失望那就更好了!张云飞对于帝后两党的相互拆台是乐于其间!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