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三章 环境差异_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幼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方案的构思是,仍旧以远航号飞船为球心,然后设置一个半径为一亿公里的球形光罩,假设这个光罩各处俱都均匀发光,那么,存在于这个球体之中的任何一个物体,都必将会在远航号飞船这个球心之上,投射下自己的影子。

  到时,通过测量这些“影子”,便可以确定在远航号飞船的哪个方向存在物体。然后再对那个方向进行进一步观测,便可以确定距离。

  这个方案从理论上看似乎是可行的。其主要难题在于,如何构建一个足够巨大,表面积高达亿亿平方公里的球形光罩,将这个半径为一亿公里的球形空间全部囊括起来。

  实际建造出一个面积如此巨大的光罩很显然是不现实的,不具备操作意义。但通过某些特殊的方法,似乎可以达成类似的效果。

  譬如投影技术等。

  但在经过进一步分析之后,投影技术也被否定了。此刻的人类文明不具备如此等级的科技实力。

  在这之后,又一批科学家基于这个方案提出了另外一个构想。也即,不需要人工去设置这个球形光罩,而是借助自然环境来实现类似球形光罩的效果。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它,便是一个天然的,巨大到占据了整个宇宙的“光罩”。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呈现出高度的各向同性辐射强度。也即,以远航号飞船为球心的话,无论向四面八方哪个方向展开观测,所观测到的辐射强度都应该是一致的——当然,是在去除己方运动以及各个星体所造成的影响与干扰之后。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在去除了己方运动与各个星体的干扰之后——因为这些物体都是确定的,可以精确观测到的,所以它们的影响便可以精确去除掉——再观测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差异,便极有可能是那些存在于远航号飞船附近的微小物体所造成的了。

  届时,通过这种差异,便可以大概定位那些物体的坐标。

  具体实现的过程当然会比这复杂亿万倍,在实际操作之中,人们还需要考虑距离的因素等,但基本原理大概是这样。

  那么,现在唯一需要解决的,便是观测精度的问题了。

  人类文明究竟是否有能力,以现阶段的科技程度,制造出足够精度的观测设备以观测到那些物体所造成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差异?

  在进一步的计算之后,人们得出了十分确定的答案。

  不能。

  结论是,执行这种方案所需要的精度,与此刻人类文明所具备的精度之间,存在巨大的数量级差异。

  恐怕,就算是那个至少是四级的超级文明亲自来,也无法具备这样的精度。

  这一个方案,也宣告破产。

  一直到人类文明全部相关的科研学者全都被唤醒,足足几十万名科学家研究、讨论、试验、猜想了长达一年多时间之后,又一个新的方案被提了出来。

  远航号飞船主控室之中,庄云伟略有些沙哑的向赵长星汇报道:“我们只能说,如果那些重力炸弹外壳材料与它们飞船的外壳材料类似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可能,可能是有效的。”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