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八章 政务学堂_假太监:从攻略贵妃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河东光复,鞑子被赶出关外。

  一年的动乱,百姓死伤无数。

  房倒屋塌,田地抛荒,财产损失难以计算。

  可人总是活着,要向前看。

  在普通人眼中,沿街巡逻,城头值哨的黑甲明军,就是最大的保障。

  只要他们在,河东的安定繁荣,指日可望。

  除夕到了,太原府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家家户户都开始贴春联,换桃符,里里外外打扫卫生。

  “乒乒乓乓!”

  满大街的小孩子把竹子往火堆里扔,轻烟袅袅。

  爆竹声中一岁除,总把新桃换旧符。

  杨辰住在府衙隔壁的一套大宅子里。

  这几天忙着迎来送往。

  寇确找来一大帮文人,量才取用。

  河东各府县开始正常运行。

  时值春节,距离太原近的官员,都免不了提前跑来给上官拜年。

  因为,他们还得在除夕当天赶回去,主持自己辖地的一些祭祀和庆祝活动。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一忙就是半个正月。

  文人是有骨气的。

  这些人哪怕知道明军主帅杨辰就住在隔壁,一开始也没人前去拜会。

  很简单,杨辰是太监嘛。

  越是厉害的阉人,越让人敬而远之。

  后来,寇确的大嘴巴还是把杨辰的真实身份泄露给几个好友了。

  比如吕梁二贤,晋地三老什么的。

  这些年纪跟寇确差不多的老头,都是当年大周的臣子。

  其中一个叫闫敬的老头,还曾当过礼部侍郎。

  二十几年前,他就是很有名气的大儒了。

  当然,其他老头的官职低一些,学问可不浅。

  他们全都是因为司马铭政变,才挂冠隐退,发誓此生不食晋黍的。

  这些老家伙当然不是为了求官而来。

  他们归隐多年,早就厌倦官场了。

  不过,谁没有子侄门人呢?

  如果是太平时节,让后辈自己凭本事吃饭好了。

  可经过辽人这么一闹,这些人东躲西藏,餐风露宿,活下来都不容易。

  如今,忽然听说大周太子尚在,明军竟然是太子殿下的秘密军队。

  那还不来看一看?

  顺便给子侄、弟子们找点出仕的机会。

  杨辰对这些老家伙还是蛮尊敬的。

  人家手无缚鸡之力,你指望别人揭竿造反,跟司马铭对着干么?

  不现实。

  他们跟大晋不合作,已经算颇有骨气了。

  对于那些有本事,不迂腐的文人,杨辰集团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无论是寇确身边,还是秦丽婉的后勤,兵工系统,都极度缺人。

  量才为用,尽量安排就是了。

  九月份,在进攻太原之前。

  杨辰就在承天军寨搞了个政务培训班。

  宋新辰的太监队伍中,不缺精通官场政务的干才。

  他们受身份所限,再有本事也不可能放出去当地方官的。

  但不妨碍把他们的一生所学教授他人。

  第一批受训的,就是军中的伤残官兵。

  时间紧迫,他们也只是经过

  请收藏:https://m.mdxs12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